他们的名片一递进去,李善长立刻从客厅里迎出来,满面笑容。
胡惟庸拱手说,老丞相回来就好了,他和汪广洋、陈宁都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不在的日子,真是焦头烂额呀。
明知他言不由衷,也明显是矫情,李善长还是很自慰,毕竟他还把李善长当回事,没想越过这道门槛。
李善长说他早听说了,胡丞相办事干练,有张有弛,不手软;他说自己已老朽了,这次出山,不过是帮帮忙而已,丞相还是他,大主意还是他拿。
陈宁说:“我们后生有山靠山,无山才独立,有了靠山岂有不靠之理?”
这话说得李善长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时管家进来,说胡、陈二位大人送了厚礼来,已挑到了后进院子,问李善长过不过目。
李善长说:“这你们就不对了。咱们的交往,彼此推心置腹,还需这种世俗的礼节吗?”
胡惟庸说,他知道送金山、银山他也不稀罕,不过是一点心意罢了。陈宁也说千万别打他脸给退回去,那他能急出一场病来。
于是李善长顺水推舟地说他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们寒暄了很长时间,从朱元璋的“德政、武功”谈到大明帝国的兴盛,话题很广,彼此客客气气,李善长还管了饭,显得亲密随和。
直到黄昏时分他们才告别出来。李善长送到二门时,胡惟庸站住,双手拦阻,不让他再送。
李善长坚持亲自送胡惟庸、陈宁二人到大门外。
胡惟庸和陈宁在李善长府前没法交流,李善长目送他们上轿后才回府。
两顶大轿不约而同地抬到了莫愁湖畔。胡惟庸和陈宁相继下轿,来到水边。
陈宁说:“不知皇上是个什么意思?是不是对你不信任了,又抬出李善长制约你,捆住你的手脚?”
“有这层意思。”胡惟庸说有几件事,叫皇上抓住了,本来有意要招小犬为驸马,却又变卦了。今后要小心,事无巨细,都不能越过他,皇上耳目极多,什么都知道。
“最不该的是给云奇送礼。”陈宁说。
“是呀。”胡惟庸说,“虽然皇上只轻轻点了他一句,说他千万别宠着内官,会惯坏了他们,这证明云奇卖了我。这是皇上最忌讳的,他会疑心我在清君侧。”
陈宁说:“你想怎么办?这李善长不成了钉子了吗?”
胡惟庸说:“我想,皇上再度起用他,也有笼络之意,罢他官时太狠了点,这不是他儿子又成为驸马了吗?”
“越是这样越麻烦了。”陈宁不禁忧心忡忡。
“让他听咱们的就是了。”胡惟庸说。
“这可能吗?”陈宁没有底气。
“事在人为。”胡惟庸说,不管怎么说,李善长还是他的伯乐,和他有私交,他这人是既爱才也爱财的,怕的就是他无所爱,无所好。
陈宁笑了起来。
胡惟庸很自信,如果李善长上了他的船,还怕他不用力划船吗?别忘了他胡惟庸才是舵把子。
“这当然最好。”陈宁说,他听说太子正在张罗着也让刘基复出。
“这事绝不能让他成。”胡惟庸心里明白,刘基可不同于李善长,此公刀枪不入,不近人情,好歹把他打发了,怎能让他再回来?
“皇上要办,咱也挡不住啊。”陈宁说。
“抢在前面,你不是说,刘基想在家乡谈洋买坟地吗?这可不可以做点文章?”胡惟庸问。
“没想过。”陈宁说。
“你走一趟浙江。”胡惟庸授意他此行最好弄出个什么风波来,这风波最好是让皇上最忌讳的,刘伯温就该倒霉了。
“最忌讳的除非往和尚上做文章。”陈宁说,“李醒芳不是栽在这上头差点丢了命吗?”
“不能总用一种办法呀!”胡惟庸说,“况且,刘基不写出来,你也安不上啊!”
陈宁说:“我再想想。”
三
自从事情败露楚方玉被打入冷宫后,达兰心里很不好过,自己想帮她忙,却帮了倒忙。听说楚方玉宁死不从朱元璋,这倒更使达兰由衷地钦佩她的气节。她总想找个机会去看看她,但谁也不知道楚方玉究竟囚在何处,达兰问过胡惟庸,他真的不知道,云奇肯定知道,却是一问三不知。达兰没事就在宫里转悠,总算顺藤摸到了瓜。
这天,达兰打听到朱元璋带着工部官员去视察河防了,这是个机会,早饭过后,达兰带着一个贴身宫女来到这个被遗忘的角落,院门上着锁,门外秋风落叶,一片萧杀景象。达兰二人一到,一个看守的小太监过来说:“是真妃娘娘啊,怎么转到这里来了?”
达兰命他把偏厦门打开,她要去看看楚方玉。
小太监支吾搪塞,这里是空屋子,放杂物的,没有什么人啊。
达兰板起面孔来说:“你是不要命了?是皇上叫我来的,不然我怎么知道这里押着一个人。”
小太监半信半疑,虽不得不去开门,心里却不落底,他说:“娘娘可别坑小的呀。”
“没你的事,”达兰说,“我们进去送点东西就出来。”小太监见她们进去了,为防万一,又把锁头虚挂在门上。
在这间堆满马桶等污秽之物的黑屋子里,不知什么时候添了一桌一凳,楚方玉正伏在桌上写字,旁边还积了厚厚的一摞文稿。听见有脚步声,她急忙把写的东西藏到烂草堆里,桌上只剩了几张纸,她像练字一样,写着“天地良心”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