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渠潮 三

班宇Ctrl+D 收藏本站

学校分房那一年,李漫即将出生,李老师未雨绸缪,头脑活络,背后走关系,校长主任全部打点一遍,最后分得一套老日本房,旁人羡慕不已。所谓日本房,即用日本青砖所砌,建筑有一定历史,但不耽误住,冬暖夏凉,古朴耐火,分上下两屋,上屋宽敞、通风,铺红地板,墙里掏空半壁,作为立柜,底下也挖一部分,以前是防空洞,战备所需,现在可做菜窖;下屋盘火炕,里面斜堆陶瓷碎片,形成一道坡,倒骑驴拉来一车保温土,均匀铺撒,三面靠墙,棚顶立烟囱,冬天烧起来,全屋弥漫着一层热浪,火气缭绕,直冲头顶。李老师和妻子原来住在下屋,刷一圈蓝色墙围,挂钟高悬,纪念奖章簇拥四周,旁边是几张黑白旧照,每日放炕桌吃饭,一凉一热两道菜,标准家庭;李漫和李迢住在上屋,一张大床,两人蜷着身体各睡一角,这两年因为李漫准备考试,有时要集中精力,熬夜复习,不愿被打扰,所以李迢搬出去,自己住到改造后的洗澡间里。

洗澡间狭长一条,三五平米的面积,摆下一张床后,基本上没有剩余空间,李迢手巧,自己画线刨板,贴近墙壁,打出一张折叠小桌,侧立门口,桌子下面堆着洗净叠好的衣物,上面摆收音机和日常用品,屋内不透风,只在最高处有个极小的气窗,边缘已经锈死,半握拳头轻敲半天,才能将其抵开。夏季炎热,洗澡间如同蒸笼,半敞着门,昼夜开窗,也不起作用,睡不踏实。李迢经常在半夜大汗淋漓地醒来,内心烦躁,周身黏腻,无法安眠,这时,他往往会去院子里透口气,慢走几步,扬起双臂,等待从灰蓝色的天空里吹来的那一阵风,风裹挟着黑夜的气息与贫瘠的凉意,总能在被呼唤的时刻迅速赶来,它是暗色的,嗓音低沉喑哑,从房屋与房屋的缝隙里升起来,并凝聚在一起,李迢在朦胧之中甚至能看见它奔袭而来的路径,这令他心生几分感激。闭起眼睛吹过风后,李迢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地上的蚊香已经烧尽,他续上一盘,划开火柴燎透一端,躺在浸湿的凉席上等待天明。

告别之后,李迢独自从满晴晴家里离开,眼前一片潦草,很难聚焦,他开始有意控制自己的步伐,心里不断告诫自己,满晴晴也许就在身后,默默注视,所以每迈出一步,他都十分紧张,仿佛要下很大的决心,结果反而变得艰难,走出一段之后,他擦去头上的汗,扭头回望一眼,发现背后只是一片空空荡荡的黑暗。他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失落感持续上升,又被翻涌着的酒精所遮蔽,他扶着墙壁,裤脚垂在地上,歪着身子蹭回到家里,掌上都是生灰的味道。

下屋并没有开灯,李迢像是在做最后的冲刺,三步两步,直奔厕所,拧开水龙头冲洗,泵压十足,水流猛冲倾泻,他张着嘴,伏在水池上,任一部分甘甜的凉水流入口中,另一部分慢慢浇透后背,再从水池底下取出一个塑料盆,走回自己住的洗澡间里。他将塑料盆放在地上,以防半夜起来呕吐,然后上床躺好,这时,他发现整间屋子开始转动,时快时慢,不由控制,从气窗里透过来的微光,映照着这纷繁的黑暗,影迹斑驳,地覆天翻,墙壁、木箱与窗子轮番向他压迫袭来,一次又一次,即便闭上眼睛也无济于事。


李迢睡到第二天上午,阳光斜射进来,直晒在他的脸上,他用胳膊遮挡,眼前仍是通红一片,像是血的倒影,在这样的背景里,他又做了几个短暂的乱梦,现实交织其中,昨夜的话语与情景历历在目,他本想这样一直睡下去,终究抵不过盆里秽物散发出来的腐败气息,如溃败的逃兵一般,抱着脑袋下床,拾起塑料盆走向厕所,刚走没几步,便又是一阵眩晕,他低着头,靠在过道上,不敢再迈步,内耳嗡鸣,浑身冒着虚汗,咬牙坚持着来到厕所,冲刷几遍,便又躺回到床上,做次深呼吸,一切才又重归平静。

直至中午,李迢的精神稍稍恢复,趿着拖鞋走进厨房,发现没有早饭,于是想叫上李漫一起出门吃碗抻面,来到上屋门口,敲了几声,没人答应,推开门后,发现屋中无人,窗帘拉开,被子叠得十分规矩,紧贴在墙角,书桌上的参考书也摞得整齐,他心想李漫大概又去找朋友复习,毕竟考期将至,于是套上背心,独自一人骑车出门。

李迢口干舌燥,捧着面碗,先喝下半碗老汤,这种抻面多是以一勺浓重的酱油与肉渣铺底,鸡骨熬的清汤浇上去,味道咸,喝下去也能暖人心胃。李迢喝完汤后,碗里的面却一口也吃不下了,挑起几根,又放了回去,他坐着不动,却仍在不断地出汗,鬓角始终是湿的,闪着光芒,他感觉得到,昨夜的酒精也正在随之缓缓挥发。

结完账后,他慢悠悠地骑车回家,路边有下象棋的,他停下车来看了一会儿,但精神并没有专注在棋盘上,而是回想着那场简陋的拜师仪式,提前离席的李老师,看电视的满晴晴,变压器厂工人满峰,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他可能要跟这位粗犷、酒量极好的师傅朝夕相处,他没有读过技校,没有经历过专业实习,所以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命运,毫不知情,想到这里,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下个周一,他就要去厂里正式报到,以后怕是不会再有现在这样的悠闲时光,那么在这最后的几天里,李迢想着,自己还有什么应该去做的事情呢,他觉得总要去一次观陵山,看看母亲的墓,扫掉落叶,摆上供品,但去了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切跟母亲离世时相比,似乎并无本质上的变化:夏季的白日漫长并且炎热,雨后的院内贮着淹没脚踝的积水,收音机的信号极不稳定,时好时坏,父亲仍在学校里教课,重复着同样的话语,李漫在复习高考,听半导体,给远方的朋友写信,而他自己呢,依旧不知所措,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必须去做的。半裂的木头棋子啪的一声甩到胶合板棋盘上,楚河汉界,马后有炮,李迢双手扶着自行车把,眯起眼睛,地上的灰尘扬起又落下来。


李迢回到家后,依旧头昏脑涨,踩不稳脚步,便又躺在床上,睡去半个下午,醒后,去下屋看一眼挂钟,已经将近五点,在厨房烧一壶开水,碗架柜里掏出一盒茶叶,给自己的杯里装上几片,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水正准备看电视,忽然注意到缝纫机的罩布上摆着三沓证件,摆放规矩,间距齐整,李迢上去翻看,第一沓红皮儿,是房产证、工作证、技能达标手册等;第二沓黄皮儿,通用粮票和零存整取储蓄存折,里面盖着模糊的公章;第三沓没有固定颜色,大小不一,是他和李漫自出生以来的相关证件,夹在一起,鼓鼓囊囊,印痕错乱,红戳模糊,其中很多李迢从未见过,有不少老照片,还有几张崭新的连号纸币,边缘锋利,他正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何时,满晴晴推门进了屋子,悄无声息,一身灰蓝工作服,映得脸色发沉。

李迢抬头看她,然后继续翻看证件,说道,也不敲个门。满晴晴魂不守舍地说,啊。李迢说,下班了。满晴晴说,嗯。李迢说,又学新戏法了吧,要变给我们看。满晴晴说,没有。李迢说,昨天喝醉了,回家难受,抱着脸盆干呕,半夜想吹吹风,见见凉儿,死活起不来,遭罪,再也不喝酒了以后。满晴晴说,都这么说,下次又要喝。李迢说,那是别人,我是我,说到做到。满晴晴说,嗯。李迢说,你今天话少,奇怪。满晴晴说,是吧,我妈喊你过去吃饭。李迢说,不了吧,还能天天去你家吃饭,那不像话。满晴晴说,天天来,也不怕。李迢说,今天不去了,等我爸回来。满晴晴说,李老师一般几点回来。李迢说,快了吧,今天有点晚,估计在批改卷子。满晴晴坐在床边,挨紧李迢,眼睛盯着窗外,屏住呼吸,又忽地松一口气,跟李迢说,看会儿电视吧。李迢说,这才几点,没啥好节目。但仍去将电视机拧开,按几个频道,里面放音乐,穿插着文字广告,雄厚的男性嗓音将广告从头念到尾,喜讯之后,是特大喜讯,然后又念第二遍,第三遍,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绿底儿黄字,黑边描线,满晴晴盯着看,双眼发直,李迢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满晴晴说,李迢。李迢说,我就说吧,没有好节目,这广告怎么也看得这么认真。满晴晴也不看他,自顾自地说,我告诉你个事情,这个事情是不是由我来说最合适,也不知道,我妈不让说,但我想了半天,还是来跟你讲,你先不要打断我。李迢转头看着满晴晴,心悬起来,说道,好,你说。满晴晴说,我今天早上听徐立松讲,他是听他爸说的,他爸昨晚来过我家,你还记得吧,是找李老师来了,徐立松说,李漫昨天去补习,在一个朋友家,总共三人相约,又请来一位朋友帮忙辅导,这位朋友以前是李漫的同班同学,成绩不错,早他两年考上大学,在东北工学院读机械系,还是学生会成员,头脑聪明,学习不错,但嘴不好,讲话难听,又喜欢四处打听,补习期间,并没有专心给他们答疑解惑,而是反复问李漫的那个上海女同学的事情,问来问去,李漫有点不耐烦,张罗着要走,那个同学又劝下来,说不开玩笑了,继续补习,没过几分钟,又跟李漫要起那个女同学的地址,说很久没联络,也要写个信叙叙旧,李漫气血上头,笔摔在桌上,提了包转身离开,这个同学很坏,拉过板凳,在李漫脚下使了个绊子,李漫摔倒在地上,模样狼狈,大家都在笑,太阳穴磕在椅子角上,许是碰到神经了,李漫爬起来后,就有点反常,摇几下脑袋,忽然脸色一变,从包里掏出来一把美工刀,推开刀刃,直奔着过去就要往脸上划,从脑门斜着割过眼睛,另外两个人根本不敢上去拽,那个同学被逼到角落里,举着胳膊顶着,喘着粗气,不敢作声,李漫没有收手,上去又划了好几道……后面我不敢听了,这些我都是听徐立松说的,他讲得邪乎,有夸张成分,其实可能没那么严重,许就是皮外伤。满晴晴不再说话,看向李迢,李迢低着头,身体发抖,说道,昨天晚上的事情吧。满晴晴说,是。李迢说,后来经官了。满晴晴说,我听他讲的是,那个同学后来跑掉,李漫没有去追,面目冷静,用水龙头冲过刀片,又洗了把脸,拎出拖布,来回擦地,洗净一地的血迹,然后将辅导书和卷子留给另外两个始终没敢说话的同学,他的包里只留了两根油字笔,说进去后写材料用得上,就出了门,自己走路去派出所投的案。李迢沉默了一阵,然后说道,那现在怎么算,有结果没有。满晴晴说,还没有,估计是故意伤害罪。李迢又想了一会儿,然后低声说,他也不是故意的吧。

天色渐暗,李老师仍未回家。满晴晴端来的饭菜摆在炕桌,土豆炖豆角,高粱米水饭,纱网笼屉扣在上面,李迢斜倚在炕柜上,外面传来阵阵虫鸣,室内十分闷热,没有开灯,电视机一直没关,此刻正播着什么节目,声音极小,散发出微弱的单色光芒,映得屋内更加幽暗。李迢的后脊梁上不断渗出冷汗,一层又一层,他想着,大概是宿醉的缘故,今天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滞在半空里,像一场磕磕绊绊的旧梦,绵长延伸,没有颜色,模糊一片,这里面的许多人在逐渐失踪,仿佛他们从未存在过。

李迢收拾好缝纫机上面的各种证件,分开装进铁皮月饼盒里,然后去上屋,坐在李漫的书桌前,拉亮台灯,再从折起来的草纸里抽出一盒烟,揣进兜里,来到院中央,划亮火柴,将烟点着,火的气息温暖着他的手心。他想,周一上班,先去报到,跟满峰师傅打个招呼,再去办公室里领工作服和手册,统一参观厂区,然后进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培训,他经常会根据他人的描述来想象焊接车间的情景,到处都冒着幽幽的蓝光,气焊气割,焊枪穿梭,人们拿拳头当锤子,直接往铝板上打钉子,一拳一拳凿过去,叮叮当当,哗啦哗啦,闪着强烈的银光,像处于高空里的云海,人徜徉其中,却无法聚视。

冷汗逐渐消散,李迢的身体慢慢热络起来,外面不断有自行车的铃声响起,那是有车行过那条颠簸的砖瓦小路,开始几次,李迢竖耳聆听,内心偶有波动,他期望那是李老师的自行车铃声,却总是事与愿违,直至夜幕如铁般沉沉垂下,他抽完小半盒烟,手握拳头,捏紧烟盒,奋力抛向屋顶。

在一册语文课本里,李迢发现了施晓娟的三封来信,信封各不相同,邮票尚未撕下,他挑出日期最近的那封,轻轻展开,三页印有学院名称的红格信纸,行隔宽阔,施晓娟的字写得颇为潇洒,笔画饱满,旁溢斜出,仿佛要以锋利的枝杈去挣脱某种束缚,他读道:

李漫你好:

展信佳。最近复习得如何?课业繁忙的话,可暂不复信,前程要紧,这次请全力准备,机会不会一直等你的。上次来信,除境况之外,你说的一些话,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也就无法回应,望见谅。那么这次只说说我最近的一些经历吧。

前几天,有位先生来我们学校做一次演讲,我本想自习备考,但被室友拉去聆听,在学校的千人礼堂,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我本来比较反感这类活动,结果当天很受震撼,这位先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语调谦和,抑扬顿挫,很具感染力。他也是东北人,家乡是某个县城,童年饱受贫寒之苦,刚刚成年,准备参加工作,其父却被横行的苏联军车撞死,当时有关部门非但没有提及赔偿问题,反而认定他的内心必定憎恨苏联,早晚会变成现行反革命,影响团结,于是不由分说,将其打成“右派”,送进监狱,后转至劳改农场。在遥远的边陲,他毫无依靠,每日重复劳作,身体日益衰弱,看不见丝毫希望,一度想要轻生,被一位当地女孩所救,几次接触后,他发现这个女孩质朴、善良、纯真,与他身处相同环境,都在一片贫瘠寥落的天地里周而复始,但在人生态度上,却跟他形成巨大反差,这个女孩热情充沛,对待生命有着无尽的向往,这一点深深地打动了他,也改变了他。他说,他的人生是被这个女孩所唤醒的,第二段生命正始于此处,对于任何人,他都没有恨意,包括以前草率行事的那些官员,正是这次艰苦的经历,使其人生得以彻底展开,从而寻觅到真正的自我。这个女孩如今变成了他的妻子,据说当天也在台下,流泪不止。

后来还讲了许多其他事迹,但只有这个故事最令我感动,也使我羞愧。无法身临其境的人,始终体会不到那一份绝望,想不出在无比严苛的注视之下,牵挂和眷恋是如何转化为勇气的。我内心十分敬佩,敬佩这位先生,也敬佩他的妻子,但自己却无法做到。对不起。我不知道是在向谁道歉。同时,我也很清楚,我是无法唤醒任何人的,也不值得成为任何人为之坚持的理由。

我始终在权衡,在躲避,在逃离,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究其本质,不过是借口而已,别人反复开解,这种情况下,你只能这样选择,但我内心清楚,只能这样选择,意味着我做出的就是这样的选择,自私是无须进一步解释的。我没有可以再为自己辩解的话了。

之前的休息日里,我陪同学逛过几次上海,路街交错,热闹纷繁,但我唯独喜欢江边,现在,我自己偶尔也会出去走一走。上海被黄浦江分成两个部分,我看不出有何区别,在岸边漫步时,天空布满层积云,连缀成片,形似诗行,偶有帆船缓缓驶过,很美,桅杆倾斜,帆荡在水上,与我并肩摇晃前行,轻微的波浪在水中旋开。你问我是否想念沈阳,也想过,想念漫天大雪,以及走在冰上的人们,但那也只是一瞬间,很快便过去了。

昔日的身影犹在,回想起来,仍是自然、亲切,于我而言,已是颇为浪漫的事情,我对此没有更多奢望,一切顺其自然,望你也能调整好心态,毕竟道路漫长,还有许多未曾领略的风景。另,最近我也开始担心毕业分配问题,留在上海并不容易,我可能要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望你这次一切顺利,考出理想成绩。

友施晓娟 于地质楼


李迢把这封信来回读了两遍,仍然没有完全读懂,他折好信纸,放回信封里,又把台灯关上,打开窗户,正对着的是黑暗狭小的后院,冬天里剩下的木柴仍堆积在地上,雪浸没这些枯枝,风又把那些水分带走,它不分昼夜地吹拂,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响,那也像是再次生长的声音。李迢很久没来过夜晚的上屋,已经忘记了这里是如此凉爽。

他没有回自己的屋子,而是脱去上衣,直接躺在床上,这曾是他和李漫共同的床,当时他们各睡一角,使劲贴向两侧的栏杆,互不打扰,中间反而留下极大的空隙。但现在李漫不会回来了,至少这几天不太可能。李迢心里想,从今开始,他要回到这张床上,等候李漫归家,而这是他的第一个晚上。床上没铺凉席,被单刚刚浆洗过,干燥并且粗糙,躺在上面,仿佛在温柔地摩挲着他的脊背。他伸出手去,想从被摞里拽条毛巾,却在旁边摸到斜挂下来的绝缘皮电线,一侧系在床头,另一侧系在顶柜,他在黑暗里顺着摸上去,发现电线上穿着的是李漫的半导体,红灯牌,黑色外壳,中间有波段档,右侧两个旋钮,悬在这条电线上,用力一拽,半导体由上至下,沿着电线滑下来。李迢躺在床上,伸手正好可以拧动它的开关,他的手臂举向半空,缓慢仔细调台,沙哑的小提琴曲从里面传出,像从前的一些时光,陈旧而朦胧。听到的第一首,他觉得旋律十分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名字,第二首则完全陌生,时而婉转,时而激昂,每一颗即将到来的音符都令他惊奇,也是在这种惊奇之中,他蜷缩在一侧,紧靠床栏,沉沉睡去。半导体独自演奏许久,直至最后发出空白的长音。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