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篇 借枪 第八节

龙一Ctrl+D 收藏本站

灵车停在巴尔扎克公寓门前,安德森一脸的不高兴,对熊阔海说你小子净给我添麻烦,还非得去试枪,早晨4点半,你给我早点下来候着。熊阔海一边护着老于和老满往楼里走,一边对安德森没好气道:这都是你自找的,你不逼我就没有这些麻烦事。

比利时二房东的头上罩着发网,满脸堆笑迎上前来,伸手要接老满手里的麻袋,被熊阔海一把将他推得撞到墙上,并用手指戳着他的脑门骂道:闭上你这对狗眼。

熊阔海今天非常生气,这怒气不单是与安德森或二房东有关,更主要的是生老于的气,生上级领导的气。他向领导申请的是一挺轻机枪,怎么还要给他搭配一个伪军小队长!

老满刚一进房门,便脱去脚上的布鞋,赤着满是黑泥的双脚盘腿坐在唯一的一张单人床上,对他们二人说,俺不知道你们老几位是多大的来头,可俺看出来了,你们这是玩命啊!老于对熊阔海说,昨天你走后,我一边派同志坐火车直奔沧州,一边请示上级领导,等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求,我立刻打电报给派去沧州的同志交代接头暗号。老满接着说,昨天下晌,你们县大队就派人到辛店据点找俺表哥,说他们的机枪坏了,只能打单发,要借俺们的机枪到天津卫来用,俺表哥胆小,可碍着交情面子又不能不借,就让俺跟着一起来了,说是无论如何,叫俺第四天头上一定得把枪带回去,小日本儿每五天过来检查一次,要是看出来少了一挺“歪把子”,俺表哥必定活不成。

熊阔海实在没办法相信老满的话,而且他看出来老于也不信,于是他问老满:你在沧县的辛店驻守?老满说辛店是个大据点,每五天赶两个大集。熊阔海问,你们和八路军是怎么联系上的?老满摇头说,不跟他们联系也不成啊,再者说,小日本儿也不能长年累月占住这儿不走,早晚有一天大家伙儿还得在一口锅里搅马勺不是?熊阔海还是无法相信,又问:你们和八路军不打仗吗?老满说有日本人在的时候,打得热闹着哪,可就是不伤人,要是伤了人,谁也甭想过好日子。

老于插言问道,你们把机枪借给八路军,不怕他们掉过头来打你们吗?老满大笑起来,说怎么不怕?可你要是不借,他们更要打你不是?你是不知道,借枪借物这是常事,有的时候还借炮楼哪!熊阔海不明白,炮楼怎么借?老满说你们城里人不知道乡下的事,八路军的上司来命令要他们端多少个炮楼,他们就得端多少个炮楼,少一个也不成,有时候他们端完了那些死心眼儿的炮楼还凑不够数,就找俺表哥商量,在公路边上借两个小据点烧烧,保证不伤人。老于问,日本鬼子就不管你们吗?老满说管呀,可别的人不单丢了炮楼,还伤了人丢了枪,俺们这边只丢炮楼不丢枪,小日本儿还得赏俺们不是……

话说了有一车,熊阔海问老于,你信他的话吗?老于说反正我不信,你信吗?熊阔海说我也没法相信。虽说他们无法相信老满讲的是真话,但当他们看到老满将麻袋中的机关枪装配起来的时候,又不得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熊阔海说,也许下边的同志们当真有这本领。老于说,无论如何,我明天得向上级汇报这件事,看他们怎么说。

老满对他们的怀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装完机枪就往方桌上一架,说:俺表哥说了,“天津卫的大老爷们就是有能耐,脚底下安菜刀(滑冰的冰鞋),给个大蜡钎子吹得呜哇山响啊(吹唢呐)”,俺也不想脚底下安菜刀,俺就想吃吃你们那个一咬一兜油的肉包子,再瞧瞧外国娘们儿,也算这辈子开了眼啦。

老满没心没肺地上床睡了,熊阔海开始研究这种他从未接触过的机枪,而老于则将他自己带来的小型台钳旋紧在方桌上,然后将钻头、水银壶、坩埚、细铅条等物铺排开来,准备将机枪的铅弹改造成“达姆弹”。

这就是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歪把子”机枪!熊阔海没有立刻动手拆解,而是先从外观上着手,找寻他熟习的东西。毫无疑问,这种机枪是根据法国在上一次“欧战”中广泛使用的霍奇基斯机枪仿制的,枪管和击发装置几乎完全相同。然而,这种枪的装弹方式让他感到很奇怪,霍奇基斯机枪是条形弹夹横向装弹,每条20至25发子弹,而这种“歪把子”机枪既没有使用条形弹夹,也没有使用捷克机枪的那种香蕉形弹夹,而是在它左侧的供弹口处安装了一个他从来也没见过的“进弹斗”。

机枪连续射击时,供弹和退壳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熊阔海绝不会贸然使用这支枪。他很客气地向老于请教,问他是否见过这种供弹装置。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与老于“共事”,以往他们只是各司其职,他认为自己理当守着君子之交的规矩。

老于刚刚在一只小小的粘土炉子里生起火来,弄得满屋子烟。他说我也没见过,但它的子弹跟“三八”式步枪通用。然后,他便将子弹夹在台钳上,拿起锔锅用的弓子和钻头,在弹头的顶部打孔。

熊阔海小心地将击发装置拆卸下来,研究它的供弹和退壳系统,于是他发现,在枪机的闭锁装置上有许多外来的刮伤。他再次很客气地向老于请教,而老于却老实不客气地让他先别说话。

等到老于将一滴水银小心地装入在弹头上钻出的孔里,这才放下水银壶凑过来。他用手仔细地摸那些刮伤,又拿了颗子弹装在枪膛里试了试,说这东西一定是常卡壳,然后只能用刀,或是钳子把变形的弹壳拔出来。熊阔海说这下子可麻烦了。老于用手敲了敲“进弹斗”说,你先把这东西拆下来,等我弄好子弹咱们再看。

老满总共给他们带来了60发子弹,熊阔海只同意老于改装20发。他担心改造后的“达姆弹”飞行路线不规则,加上射击距离又太远,精度必定会降低。此时,老于已经开始用融化的铅液给装上水银的子弹封口,然后用锉刀小心地将修补后的弹头锉圆。这种子弹在击中目标后,铅弹头里的水银会借助惯性冲破弹头的前部,给人体造成大面积的开放性创伤。上一次“欧战”之后,这种子弹被认为是不人道的武器,被“国联”禁止使用,但对于刺杀行动,特别是近距离射杀,这种子弹仍然倍受刺客们的推崇。

熊阔海原本反对使用“达姆弹”,但由于老于固执地坚持,他也只好听之任之了。因为对进弹斗的设计不熟习,他只能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干。他知道,如果他不慎损伤了供弹系统,这挺机枪也就等于报废了,但是,如果让他不把这件武器弄明白就使用,他也绝对不能同意。他在黄埔军校的枪械教官是个满嘴粗话的德国留学生,曾经对他们反复强调:你们这帮小混蛋给我听好了,陌生的武器比陌生的女人更危险;陌生女人最多也不过是偷光了你的钱包,或是传给你“杨梅大疮”,但任何一种陌生的武器都可能在你使用的时候先要了你自己的小命。于是,“陌生的武器比陌生的女人更危险”这句话,便成为他们这一期枪械科学生的“班训”。

进弹斗终于被拆了下来,熊阔海很快就弄清楚,这只进弹斗里可以装进去6个弹夹共计30发子弹,当枪栓向后运动时,就会带动一个简单的棘轮,把位于底部的弹夹拉入“套筒座”,同时退出枪膛中的弹壳。

只是,这枝枪卡壳的原因他还是没找到,他觉得,从枪托和枪身上的累累斑痕来看,也许是因为这只枪太旧了,枪膛变形,才容易造成卡壳。但老于却不这么看,等他用火柴棍蘸着红漆给每颗“达姆弹”的头上做完标记,这才对进弹斗和套筒座检查了一番。他将手指伸进套筒座摸索了一阵,便用脏手在熊阔海的背上用力拍了两下,然后亲热地搂住他的肩膀笑道:你到底是个学生,不知道日本人在机器上的聪明反而会让他们造出最蠢笨的东西。

在老于的指点之下,熊阔海终于发现了那个已经干涸的给子弹上润滑油的油槽。看来,那些伪军们必定是在保养枪支时不肯用心,这才会让没上润滑油的子弹常常卡在枪膛里。

老于的这个发现固然很重要,但熊阔海的心中却有些不愉快,因为他很不高兴老于对他做出拍后背、搂肩膀的亲昵动作。他认为革命同志就如同“古之君子”,应该严守孟夫子所说的“义者宜也”的道理,除去共同的理想之外,在交往中既不能越轨,更不能失礼。抗日和革命都是严肃的事,如果同道之间戏谑不止,也就难免会失了规矩,少了尊重。虽说革命不分贵贱,但他们毕竟是两种人,他不想与老于有工作之外的任何关系。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