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岁那年,苏缦华在国外出差,接到老家的电话,说母亲病重住院,诊断结果已经出来,是乳腺癌,末期,已经扩散。开刀化疗都已无用,只等她回来,要尽快,迟了怕见不到最后一面。
接完电话,缦华愣在那里,短时间内脑子一片空白。心里却奇怪地如释重负。交接完公事,坐了二十多个小时返回北京。来不及倒时差,第二天一早就要飞回老家。航班凌晨抵达北京,以行去机场接她,见她脸色苍白。拥抱时拍着她的背问,缦华,你撑得住吗?
停车场的风令她浑身发冷,一阵战栗。以行见状搂紧她说,别怕。还有我呢!
缦华点点头,倦累地连话也不想多说。上车后即昏沉睡去。
以行原本计划第二天一早送缦华去机场,现在改变主意,陪她一起回去。
缦华赶到医院。母亲浑身插满仪器导管,头发稀疏凌乱面色蜡黄,消瘦浮肿,时时陷入昏迷。清醒时见到她守在床前,笑说,我以为你不会回来。
一句话使缦华自愧,苦楚无言。原来这么多年,母女之间的隔阂、疏离,母亲同样深明于心,备受折磨。只是她们都执拧,不到最后关头,不肯道破。
空气中混含着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水的刺鼻味道,让人心生荒凉,看得见死亡的阴影徘徊。母亲一生讲究,单独住一个病房。房中没有其他人。病床上的母亲看起来如此孱弱瘦小,深陷在棉被中,几乎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
缦华坐在床边,母亲看着她,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我后悔没有给你安稳的成长环境。我和你父亲之间的矛盾,让你一直不能安稳快活。
面对母亲的忏悔。缦华咬紧嘴唇。没说两句,母亲又疼痛起来。缦华慌张地要去叫医生。母亲忍着痛,叫住她,不要去,我习惯了。趁现在还有气力,我们好好说几句话,迟了就来不及了。
她强迫自己坐下,忍着泪,拼命点头。
不管你信不信,我一生最爱是你父亲……所以,我明明知道他爱的不是我,还是要跟他在一起。我以为,少年夫妻老来伴,只要他在我身边,时间久了,他对我还是会有感情。我错了。别人也许会变,但你父亲不会。到现在,我最恨的,不是他,是我自己。是我执意不肯放我们一条生路。
眼见母亲情绪波动,痛楚难忍,缦华劝她休息。
母亲坚持要说下去,感情的事勉强不来。这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感悟。
这是第一次,见母亲用这样诚恳平淡的语气和她说话。缦华心中惨伤,她与母亲自来关系疏远,犹如楚河汉界,此时方知这些年来母亲也是暗中在改变的,至少不给她添任何麻烦。譬如大学毕业之后就不再过问她的感情和工作,见到以行,亦不过问他们的关系。以她母亲的性格,能做到不干涉,已是极大的忍耐包容。
她从不知父母的恩怨,只道他们性格不合,是此时自母亲口中,才得知过往。那一段遥远又近在咫尺的往事,母亲淡淡说来,听在她耳中却似平地惊雷一般。
父亲年轻时在西藏当兵。他在那时便心有所属,爱上一个藏族的女孩。那注定是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父亲转业回来之后,便在家庭的安排下和母亲相识,交往。
母亲对父亲自是一见钟情,一心一意要嫁给他,不介意他心有所恋,心想远隔万里,身份有别,两人也不可能再续前缘。
正当母亲满心欢喜要嫁给父亲时,却得知父亲喜欢的是镇上的一个女人,父亲想娶那女人的意愿,要比对母亲强烈得多。与母亲相亲,不过是他避免被家人啰唆的小小妥协。新仇旧恨,母亲便不能再忍。前事不计,她不信还会败给第二个从各种方面来看,条件都不如她的女人。
母亲不吵不闹,装作毫不在意,暗自分析筹谋。那个女孩天真纯美,在小城的食品店做售货员。每天抛头露面,天真无邪,身边亦有为数不少的追求者,当然,苏谕哲是其中最出色,亦是与她两情相悦者。只是苏家嫌弃她的农村户口,并且她的家庭又是在这城市毫无根基的人。
母亲找到了两个街上的混混,给了他们一些钱,让他们到处散布和那女人有染的消息。
这事闹得街面上不少人知道。苏家坚决不同意那女孩和父亲的关系多少亦是受了流言的影响,觉得她行为不检。
那女孩意外遭此不幸,名誉尽毁,精神受了刺激。几番折转,父亲最终留在母亲身边,与她结婚。但父亲始终念念不忘过往,母亲时时出言讥讽,两人之间的裂痕随着生活日久,越来越深……
母亲将尘封往事揭开,缓缓道来,缦华听得悚然心惊。虽然母亲性格强势偏激,但做出这种的事情,仍是出乎她意料。她知此时此刻,母亲绝不会虚构故事来骗她。只可惜,她一生耗尽心机,最终也未能谋得幸福。
缦华见她说完这长长的一番话,已有虚脱之态,忙说,妈,你快歇一歇。这些事以后慢慢跟我说也不迟,我会陪着你。
母亲眼中光芒一闪,随即闭上眼,只是摇头。眼角深深泪印,却是流不出一滴眼泪。
看着憔悴支离的母亲,缦华心中百感交集,想着那旧事凛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眼下只得斟酌语气,安慰她道,过去的事都过去这么久了,你也不用想太多……
母亲别过脸去,再不肯说一句话,只是胸口起伏,显见得情绪尚未平静。
缦华眼眶一热,也许她和母亲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她不执著,而在于,她面对执著,会舍得放手,转身就走。即使这洒脱是假装,她也会这么做。这是父母一生的纠葛,给予她的最大参悟。
数日之后,母亲死去。缦华让以行先回北京。待她处理完母亲的身后事,自行回去。
母亲在当地薄有家资,声名。丧事却在缦华的坚持下一切从简。她将母亲的家产分赠给亲属,捐赠给慈善机构,只为让母亲无牵无挂,去得安心。至于她自己,早已经济独立,衣食无忧,更不需这些遗产傍身。母亲故去,她亦不会再回到这里。
她不曾多想这样做是否有功德。她仍随身诵读《金刚经》,记得经中有云:“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家财散尽,苏缦华的举动在当地引起波澜不小。她知母亲不会介意如此安排。母亲一生最想得到的早已落空,如今这些身外物,如雾如露,任凭处置。
她去信告知父亲,母亲去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