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下建筑何相似

范小青Ctrl+D 收藏本站

这几年,我走过长江沿线各省市。长江两岸富庶的水乡,风光旖旎。在高速公路两旁,建起一栋栋的农家小楼绵延千里,替代了昔日低矮的农舍茅屋,令人欣慰。沿途的城镇,也清一色地拓宽了马路,盖起了新楼。只是那些新楼风格、格局竟惊人的相似,甚至连墙体建筑材料都是一致的,或为马赛克贴面,或为玻璃体墙幕,透着一种几近单一的韵味。

对于昨天还住着茅屋的农民来说,能住进用钢筋水泥构造的小楼,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较之昨天,当然是一种飞跃。的确,中国农民告别了千百年来的贫穷,告别了茅草房,住上了小楼,过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更何况一应俱全的现代家用电器已经步入眼前这些农民的家舍,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不过,当我看到绵延成百上千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坐落着几乎是一样的朝向、一样的高低、一样的门窗结构、一样的材质建造的格局相同而又远离传统的房屋时,不免又生出几许愁绪来。眼前的建筑群落正在无声地印证着他们作为缺少文化的一代,难以逾越自身障碍的缺憾。看来单纯富裕并不意味着拥有文化。财富的积累方式和文化的积累方式往往不成正比,财富有时可以靠一代人一时一世奇迹般积累起来,文化却不是可以靠一代人就能积累起来的。突然聚积起来的财富有时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盲从、任性,却不能让一个人具有个性。真正的个性,蕴含于一个人所具有的文化修养中。

是的,这些毫无个性的民居,只能代表着今天的特点,一旦这些农民的第二代、第三代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新一代,就会追求属于自己个性的居室,于是,就像父辈们告别昨日的茅草屋一样,将告别今日雷同的小楼,重新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将为中国的建筑、设计、建材市场打开一个潜在的新一轮发展的广阔天地。

我有幸走过东北、江浙,远至两广、闽地、川渝、云贵高原,所到之处,满目皆是风格同一的建筑。甚至走到青藏高原,走到新疆,那些城市的道路是一样的布局,建筑风格也是一样的,而马赛克贴面和玻璃体墙幕连色彩都是一样的。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发展更新的势头十分迅猛。同时带来一个十分凸显的问题,大江南北,神州大地,建筑风格呈现惊人的雷同化趋势。加之在这个旅游成为时尚的年代,伪文化正在借势悄悄兴起,风靡于世。于是,只要你去过一村一镇,细细地走过一个城市,便觉足矣。飞速发展的经济浪潮,早已使许多老城荡然无存。也许这是另一种意义的“海啸”。但我以为对于这种“海啸”之后的“紧急救助”也应迅即启动,否则晚矣。

在北京,几天不到一个地方,那里就要变样。故宫的辉煌早已被周围林立的高层建筑所包围,形成一个锅底状。那些把老城区肢解得支离破碎的现代建筑群落,无不显示着它的雷同性。而这种雷同性,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在迅速蔓延。

北京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层建筑,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十大建筑开始的。那十大建筑倒是风格迥异,迄今成为北京的标志之一,凝固和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从前三门一带的高层民居、宾馆,翻开了建设新的一页。坦率地说,正是从这批建筑开始了所谓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模式。之后,成片的居民小区、见缝插针般建起的住宅塔楼、林立的写字楼、宾馆饭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使原本开阔的北京的天空变得低矮狭窄,人们的视线频频受阻。及至目前,成片开发金融街、商务区、高新技术区、别墅区等,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一方面,我们可以为这种建筑雷同现象的出现予以开脱——那是时代的局限,无人能够超越。但从另一方面,又应感到紧迫,时不我待。因为,城市建设速度太快,以至于这种建筑风格的雷同化现象体现得过于集中,将会留下无可弥补的历史遗憾。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清醒起来,不要匆匆忙忙搞建设,给后人留下一个单一风格的城市。应当从立法、执法、规划、设计、投资、融资、施工、建设,到行政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与时俱进,协调发展,着手遏止、解决眼下四处蔓延开来的建筑风格雷同化的症结所在。

城市建设的速度当然不能放慢,但是,对于建筑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请拿出你富于个性的设计来,请建起你独具风格的建筑来。建筑设计和建设应当对一个时代、一个国度、一个民族负起历史责任来。通过建筑艺术,浓缩历史和今天、传统与未来,共同创造多姿多彩的明天。

2001.7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