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3543章 做事难(上)

陈风笑Ctrl+D 收藏本站

陈太忠为杨大妮儿按摩完之后,又去政府里晨练一阵,还不到上班的时候,葛宝玲过来汇报,说新汽车站的方案拿出来了,不过福利院的方案还要等一天。

这就是区政府的现状,按说北崇的正月是比较慵懒的,但是现在的区政府异常忙碌,陈区长不但是一只鲶鱼,还是很富有的鲶鱼,大把的资金让谁都不敢懈怠,手快有手慢无啊。

尤其是年轻的区长经常就下乡镇或者消失了,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在晨练的时候来寻区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葛区长离开之后,又是谭胜利来汇报工作,各中小学的摸底情况已经接近尾声,纪守穷老师的女儿已经开始办理关系了,杨伯明已经转到了区医院,不过区医院的护理能力真的不行,该……考虑增加和更换设备了。

杨伯明回来了?陈太忠听得挺奇怪,我天天跑杨家,也没听说这个消息,不过再想一想就释然了,以杨紫萱现在的精神状态,见到她遍体鳞伤的老爸,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那么适当地隐瞒一下消息,也就正常了。

谭胜利汇报完工作,宣教部长陈文选登门了,这是稀客,他是为三月初的学雷锋日和植树节的宣传来的,昨天李市长说了,团省委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可不仅仅是党委的事情。

除了这两项宣传,就是关于北崇十佳青年的评选了,毕竟是五四也快到了,陈部长说,我们给区政府这边留了两个指标,你们报人就行了。

只给区政府两个指标?陈区长有点恼了,他不在乎这十佳青年,省十佳他都拿到了,区十佳还有诱惑力吗?但是不在乎并不代表能容忍,“两个……真的太少了。”

“真的不少了,”陈文选只得再次解释,青年嘛,团委最少得有俩,那党委也得有俩了,现在强调经济挂帅,商业界别的必须得有一个,为了防止脱离群众,基层劳动者得有一个,科教文卫、社会公益和民主党派加起来,最少也得有一个。

再给你政府两个指标,如此数下来,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一个指标了。

我倒不知道,这十佳青年还分这么细,陈太忠听得有点瞠目结舌,合着哥们儿那个天南省十佳青年,是如此地来之不易。

那政府这里尽量配合,陈区长如此表示,要钱要人,你尽管开口好了——对他俩而言,团省委意味着什么,真的没必要多说,十六大之前很牛,之后会更牛。

姜丽质和汤丽萍是在十点半才赶到北崇的,这个时候,陈太忠正在跟徐瑞麟探讨,娃娃鱼人工养殖的可操作性。

“娃娃鱼很难人工养殖,”听说区长找了相关专家来会诊,徐区长当场就表示不乐观,“那个东西长得慢,而且肥水里养不活,必须得清水,还得是活水。”

北崇这里从事水产养殖的不少,按传统养殖业思维,主要是强调数量,同等单位的空间和时间内,数量最大者才是最成功的。

养鱼的话,水越肥鱼长得就越快,最好是鱼塘连着猪圈,除了真正的老饕,没多少人吃得出来家养和野生的好坏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就算很多人知道,野生的甲鱼要远远贵于养殖的,但是也没人去用清水养甲鱼——那样甲鱼长得太慢,没错,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

而徐瑞麟分管了农林水,自然也了解,从市场经济角度分析,这娃娃鱼有多么不合适养殖——不但得是清水,还得是活水。

“但是它足够贵,”陈太忠强调一点,“我了解过了,在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内,娃娃鱼的黑市价格,一斤最少可以达到两千元,酒店里更是可以达到七、八千甚至上万元。”

这可是2002年的行情,素波的平均房价每平米才刚到两千元,也就是说两斤重的娃娃鱼,随便卖都能在素波买两平米的房子了,若是卖得好,一条鱼能买六七平米的房子。

“是很贵,”徐瑞麟点点头,他知道娃娃鱼的大致行情,“但是这个东西长得慢……清水里的长得都慢,一年能长一斤多肉就不错了,而且这家伙是吃肉的,不是吃草的,饲养成本真的太高了。”

“可是一家养上个五六条,一年下来最少也卖两三万,你觉得不划算?”陈太忠并不认为,长得慢就有多麻烦——好做的买卖,都被别人惦记走了,咱只能发展高端的养殖业了,“五六条的话,一家农户总照顾得过来。”

“听起来……好像可以试一试,”徐瑞麟听得也有点心动,在北崇,一个农户一年能赚一万多的话,那绝对是小康水平的主儿了,关键是北崇从来没有尝试过,搞如此高端的养殖业,他也愿意尝试一下。

“那你明天安排人接机吧,”陈区长马上就将事情抛了出去,“他们这个会诊费用,我让谭胜利走星火计划,你不要有压力,从专家们的嘴里掏出东西才是真的。”

“但是退耕还林这一块,我摸底就差一点了,”徐瑞麟是学者型的干部,有时候并不会无条件地服从领导的安排,“时间不等人……市里要两会之前拿明细呢。”

我跟你说过,这是两会之前必须完成的吗?陈太忠仔细地想了一阵,确认自己没有泄露类似的口风,于是就干笑一声,“这个……也不一定关系到两会。”

“你初来乍到可能不是很清楚,阳州这一套思维,我太知道了,”徐瑞麟淡淡地笑一声,却是以为陈区长可能没想到这个关窍。

“还是去吧,家里有我呢,”陈太忠微微一笑。

他仔细想过,自己的这几个副手里,各有各的毛病,真能让他信得过的,排第一的就是徐瑞麟——这个人比较纯粹,没有太多的杂念。

白凤鸣就要差一点,虽然白区长跟得他最紧,但是此人以前就是很强势的副区长,手里抓着建委这一块,哪怕他想屁股干净一点,别人也未必答应。

葛宝玲和谭胜利,就更差一点了,别看老谭是民主党派的副区长,陈太忠非常怀疑,二者若是身份和位置交换,老谭要贪得多。

不过,这大抵也是猜测罢了,做不得数的,只是年轻的区长自己心里的喜好——这很正常,每个领导者眼里,都有自己的喜好。

我总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徐瑞麟心里嘀咕,可是陈区长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坚持了,“明天一大早走行吗?还想多陪一陪女儿,反正明天中午的飞机。”

“随便你了,”陈太忠一摊手,“不过这个娃娃鱼项目,区里志在必得。”

别人都不敢惦记的,咱也未必能惦记成功,徐瑞麟微微一笑,也不做辩驳,等你碰到头破血流,就知道理想主义行不通了。

就在这个时候,廖大宝进来汇报,说汤丽萍汤总来了,想在北崇再考察一番。

徐区长站起身告辞,不过第二天下午,他在车上就打来了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区长,我跟专家们沟通了一下,发现政策层面就很难逾越。”

什么叫政策层面呢?那就是说陈太忠想散养的理念,就是彻彻底底地错的,有专家直接表明,“娃娃鱼必须集中养殖,这个是没有商量的……要不然,供货来源不好判断。”

待到专家组来到北崇,就是夜里八点了,陈区长这边设宴款待,酒桌上就说来这个供货来源了,陈太忠轻拍两下桌子,明确地表态,“你们都是专家,帮我们会诊就好了,相关的费用不用担心……我北京的朋友,应该已经垫付了吧?”

“但是这涉及到了政策问题,”专家不怕说话伤人,他们赚的是技术钱,但是同时,做为专家,他们愿意把危险揭示出来,“你北崇搞一个养殖中心,也许还能从林业总局批下来,可是散养……这这这,怎么可能?”

“可是搞养殖中心的话,投入好像太大了,”陈太忠叹口气,他做过类似的调研和分析,如果搞一个一千尾的娃娃鱼养殖基地,投入要超过一千万——搁在北崇,实打实地算,没有八百万下不来。

投入大不说,这样的现代化养殖基地,需要的人手很少,不能带动当地娃娃鱼养殖业的水平不说,对拉动地方经济也没什么太好的效果。

正经是他这个散养的理念,不但能降低投资,也能增加就业人口,反正娃娃鱼的养殖,强调一个自然,农家散养出来的,营养和肉质应该是更能保障的。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专家们已经领到了酬劳,所以非常直接地驳斥了他这一点——你不可能办下来手续。

手续于我……如浮云,陈区长拈起一根香烟点燃,轻轻地吸一口,在淡淡的烟雾笼罩之下,他的面孔似幻似真,烟雾里的男人傲然发问,“除了手续,还有什么问题吗?”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