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紧急撤档两个月后,《芳华》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下,重回大荧幕。
有人在电影中重温了青春岁月,感叹年华易逝,有人替剧中的主角“活雷锋”的悲惨命运感到不公。
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心中郁结:为何在《芳华》中,善良的人却得不到善待?所有的爱情都不能善终?
若你心中恰好也有这些疑问,若你想要读懂电影中描写的,那段属于文艺兵们的青春岁月,不妨让我们先来尝试读懂小说《芳华》的作者严歌苓。
四年前,冯小刚导演曾向严歌苓发起邀请:咱们俩拍一个文工团的电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团的,我现在特别怀念那段生活。
曾有着多年军队生活的严歌苓,几乎是抽出了自己青春时的记忆,编织成了这样一本记录了时代变化的《芳华》。
文工团里的岁月不似我们熟悉的青春时代,没有翘课、打架、和教导主任的斗智斗勇。在严歌苓的笔下,多了一些对人性的探讨与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自责。
某种程度上,《芳华》对于严歌苓来说,更像是一本记录青春年华的自传。她也曾说过,这是自己写过“最诚实的一本书”。
电影中,第二女主角萧穗子讲述的声音贯穿了始终,在她稍显苍凉的平静语调中,我们似乎旁观了一代人的芳华。
而萧穗子的原型,其实就是作家严歌苓。
1958年,严歌苓出生在上海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里。
她的祖父严恩春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16岁上大学,25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是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首版中文译者。
她的父亲严敦勋,笔名萧马,既是作家,也是编剧。她的母亲是一名极为勤奋的话剧演员。
在严歌苓小的时候,父亲优美动听的琴声,和母亲练习台词时舞台腔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
后来,突如其来的文革打破了她小学生活的平静。但有父亲书柜里丰富的藏书陪伴,小严歌苓倒是很开心。
从《唐璜》、《堂吉诃德》、到《战争与和平》、《复活》……父亲的书柜像个百宝箱,所有能想到的西方经典小说,都能在父亲的书房里找到。
小时候,她还喜欢读《西厢记》,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这本书中充满了不合时宜的神秘与禁忌。
母亲总会悄悄将书从她手边抽走,怕小孩子“知道得太多”。但父亲却是从来都不阻拦她看那些“超越年龄”的东西。
似乎是从那时起,她早早地开始了对人性的窥探。
大杂院里,因不堪迫害而牵着手跳楼的老夫妇,让幼小的她感受到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无助与绝望。
一位不堪凌辱,服安眠药自杀的女作家,在赤身裸·体盖着一床被褥被送到医院抢救时,还被经过的电工故意拎起被褥来偷窥,这幅画面,也被严歌苓敏锐地捕捉,并记在了心底。
在本应天真无邪的岁月中,严歌苓过早地洞察到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这也使得她在成长的岁月中多了一份看透人心的成熟。
《芳华》中,有着一段令人感到惋惜和愤懑的半截恋情。
男主角刘峰爱上了文工团里唱歌好听的姑娘林丁丁。
在告白之后,他只是忘情地抱了一下喜欢的女孩子,却被女生污蔑为非礼,从此身败名裂,被下放伐木连,再也不是众人眼中的“活雷锋”。
这一段痛楚又幻灭的爱情,曾真实地在严歌苓身上发生……
小时候的严歌苓最喜欢唱歌跳舞,爸爸就在安徽艺校给她找了老师,练了半年芭蕾。
1971年,刚满12岁的严歌苓凭借自己的舞蹈基本功,成功考进了成都军区文工团做文艺兵。
就像电影里的姑娘们一样,跳舞成了她生活的重心。
每天早上4点,她都会从被窝里爬起来,将腿拉成一条直线,脚高高地架在窗棂上。甚至连给人写信都会保持这种姿势,从不懈怠。
除了练舞之外,她最喜欢的就是读书。
书都是她从被封着的阅览室“偷”出来的,书里有名人的传记故事,也有懵懂的爱情。
《拜伦传》中,拜伦的故事令严歌苓钦佩与感动。她从中学会了克制与努力,懂得了先天的条件,并不能决定最终的高度。
读《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故事又令严歌苓产生了一些对爱情模糊的幻想。
正是少年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文工团里有不少人打着谈进步的幌子,谈成了男女朋友。
那个时候,15岁的严歌苓心里,也装着一个爱人。
那种炽热的爱情像极了《芳华》里,对林丁丁痴迷的刘峰。
众人都说刘峰是活雷锋,他为不爱吃饺子的“女同志”煮面;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就算伤了腰,跳不了舞,也要留在文工团里做一名打杂的“万金油”。
这些全都是因为他伟大?不,至少有一多半是为了林丁丁,是为了心里火热的爱情。
那时的严歌苓和刘峰一样,爱得纯粹,爱得忘情。
对方是一位大她7岁的排长,短短6个月,严歌苓写出了160封情书。军队中禁止恋爱,两人就眉目传情。每当写好情书,她都会摸一摸衣服上的第二颗纽扣,发一个暗号让对方去看信。
没想到,恋爱一事被上级捕捉到蛛丝马迹后,男方居然主动拿出情书,检举揭发了严歌苓。
同刘峰的爱情一样,她遭到了深深的背叛。
之后的故事与《芳华》近乎重叠,严歌苓被叫去,一遍又一遍地写检查。
上级总嫌她写得不够详细,怒吼着让她“再写细一点”、“再挖思想源头”。
美好的爱恋成了罪孽、少女心事被一刀刀剖开,令年轻的严歌苓几乎产生了赴死之心。
历经绝望,冷静之后的严歌苓,开始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人心,也逐渐发现了一些蛰伏在人性之下,更深刻的东西。
那时候的人们究竟有没有爱的权利?
所谓爱情,为何会在当时如此不堪一击?
一个从未伤害过别人的人,为何会被如此落井下石?
真诚和善良,到底有没有用?
严歌苓把这些问题写进了《芳华》,留给观者来回味,品评。
《芳华》中的萧穗子,比起严歌苓来,生活似乎更加简单而平静。
那是因为严歌苓找到了一个更适合盛装那些绝望与孤独的角色何小萍。
那时候的文工团里,也确实有过这么一个女孩子,像《芳华》里的何小萍一样,受尽了大家的捉弄和排挤。
当时的严歌苓和电影中的萧穗子一样,并没能伸出援手。把这一角色写进《芳华》,也正是想表达她的忏悔之情。
20岁时,严歌苓所在部队参加了自卫反击战。
当时严歌苓和电影中的萧穗子一样,去当战地记者,没想到,这成为了她一生的转折。
之前,她只在文工团里编舞、编墙报,生活里只有轻歌曼舞。而后,那些战地记者的的体验,几乎彻底颠覆了她的生活。
电影《芳华》中,何小萍到野战医院担任护士,目睹了这样一幅画面:在野战医院里,全是前线拉回来的伤号,到处都躺满了人,连走道都几乎被堵住。
那时候的严歌苓看到这么多血淋淋的战士,感到很震惊:都是年轻的生命,为什么可以一下子就变成这样?
在采访、照顾伤员的3个月里,她常常跟着护士换药,呆在医院里,陪着负伤的战士说说话。
那几个月,让一个20岁的小姑娘忽然看到了战争的可怕、看到了死亡恐惧。
在听到了太多士兵们讲述的悲伤的故事后,对生命的悲悯让她再也不能傻乎乎地唱歌跳舞。
严歌苓开始写作,最初写感伤的诗,后来写带有反战情绪的小说,其中一篇叫《十五月儿缺》,写的是一个越南的女孩子和中国男孩,他们在边境认识、相爱,结果,就被一场战争毁灭了。
之后,她还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叫《小姑娘》,写一个女战士,年龄小,部队里人都叫她小姑娘,胆子小,但是上了战场,为了杀敌,胆子就变大了。
在《芳华》里,严歌苓把备受排挤的何小萍“送”到了野战医院做护士。带她脱离了人的欺负,带她看尽了生死。
严歌苓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着故事里的何小萍成长,带着她强大,也带着她寻回了内心的宁静。
1981年,她被调到八一铁道兵去写剧本,在爸爸的鼓励与支持下,成为了一名军旅作家。作品连连获奖,在文坛崭露头角。
直到25岁退伍,严歌苓的军旅生活才画上句号,她像《芳华》中的萧穗子那样,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作家之路。
在看尽了生死之后,她的笔下不再有单纯的儿女情长,也不再有单纯的歌颂。
她开始反思,探讨人性,在理想的幻影中描述黑暗,又在黑暗中探索希望的光芒。
30岁后的严歌苓,依然在写作之路上前进着,磨砺着,她的见识更加广博,写作手法更加纯熟。
她苦读英语,每天抱着书和字典死记硬背,考入了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的写作训练班。后来她成功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以及写作最高MFA学位,成为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百年来首位华人校友。
《人寰》、《扶桑》、《寄居者》、《陆犯焉识》她成了一名多产作家,小说屡屡获奖。
她创作的《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热播电视剧。
但在严歌苓的心中,仍然记挂着那一段青春时光,想要提笔描写,却又始终不敢碰触。
后来,冯小刚的邀请,让她终于把自己的青春落在了纸上,铸成了这部《芳华》。
我们在《芳华》中,听到萧穗子平静地讲述。
讲述那段被禁锢的爱情;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善良;讲述战争的残酷;也讲述一代人的青春时光。
在这段故事的结尾,犯下错误,给人带来伤害的人,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报应;一直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好人,也没能得到所谓的奖赏。
但电影中没有不甘,更没有愤怒。
岁月带走了一代人的芳华,严歌苓选择把知足,留给了被时代和命运亏待的何小萍与刘峰,看着他们在岁月中相依相伴,寻找着灵魂最深处的宁静。
而这段故事的讲述者严歌苓,在历经了风雨后,终究选择和带给她无限疼痛的青春时光和解。
她不粉饰,也不夸大,只是诚实地书写。
关于爱情,关于善良,关于“伟大”,关于牺牲,关于命运,关于时代……
她用一支笔,在《芳华》中刻画人性的暗,又追索人性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