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感情生活 (4)

王小波Ctrl+D 收藏本站

  另一位这样讲到他用情不专的朋友:我其实最喜欢他了,他以前也和我海誓山盟了一番,但那都是他在骗我。现在我才知道,他就是用这种手段骗了不少纯情的男孩。听说XX饭店也有这种事情,那他更方便了,他就是XX饭店的总经理。我认识他以后,他先前就用好话哄我,等我上了钩以后就开始冷淡我了。我想这就是他的手段吧!

  一位调查对象说,他19岁无业在社会上游荡时,碰到一位中年同性恋者,是某工厂的厂长。厂长给了他一份工作,还把他从一进厂作粗工的位置上调到了科室,出差也常带着他。可后来,这位调查对象还是疏远了他的保护人,他说:他老想占有我一辈子,我有意和他疏远了,因为我要是跟着他,就得一辈子跟着他。后来他又找到一个小孩,那孩子16岁进厂当装卸工,现在已经当了副总经理。我那次碰上厂长说了他:26岁的不要了,找个19岁的。当初他找我时,我就是19岁。看来,像异性恋爱那样结成终身伴侣的愿望,在同性恋爱中不是没有,但往往被人视为畏途,实际上也很难做到——这种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我的朋友一般都维持一年多,也有的好过五六年。

  最近这两年我和三四个人玩过,有的一次就结束关系,有的接触两三次,三四次。

  关于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这一现象人们做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首先,有的同性恋者是从性感标准方面作出解释的:两个同性恋男人之所以不能长期在一起,是因为我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同性恋大部分是胆怯的、文弱的,希望对方是彪悍的、阳刚的。不信你看画男性肖像画得最漂亮的,准是同性恋男人,因为一个同性恋男人喜欢的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恋男人,一个真正完美的男人。所以,两个男同性恋者只会在有共同的利益时,才长期住在一起,不是利益关系的话不会长期住在一起。由于在一起时都希望对方更像男人,所以不能长久。这段分析颇似影片蛛女人之吻中那位同性恋者的自白:我始终在等待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要的是真正的女人。这其中的辛酸,真不能为外人所知。

  其次,有的同性恋者是从人的喜新厌旧本性上来解释的:同性恋者不是不喜欢有长期的对子,正相反,多数人喜欢有忠实的伴侣。但是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异性恋者也如此。同性恋伴侣取之不难,弃之也就不可惜了。尽管这样,和旧友分手后,心里还是有他的。

  第二节与异性感情相异之处 (2)

  第三,有些人强调社会环境与规范方面的因素,他们认为,同性恋对子之所以不能长久,除个人喜新厌旧的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原因:要是社会承认,可以好一点,感情相投的人接触长了,就会有长久的对子。由于社会规范(如婚姻)只约束异性,不约束同性,所以才会一开始喜欢就在一起,后来不喜欢就分手。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是正常的。同性恋有更多的自由,没有婚姻的束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不是不看重长相厮守,而是社会没有这种环境,社会上的许多制度都是为异性恋而设的,异性恋可以在街上接吻牵手,送花拥抱,可同性恋只能用性来表达感情,还得偷偷摸摸的。

  第四,有一些调查对象是从性欲和性和谐程度方面解释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的原因的:据我自己的观察,同性恋者的性欲比异性恋者强烈。有了长久的关系,欲望就会淡下去。当你们研究为什么男同性恋者倾向于滥交时,我想也许应加上性的不协调。我怀疑婚内的男女两性有多少及多大程度上的性谐调,不是有些女性只是以尽义务或为表示自己的感情才不反对跟男人来那么一下吗?由于男性特别的性征(不像女性可以在性生活中假装自己达到了性高潮,男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大脑指令甚至可能不能完全harden(变硬——作者注)。两个男人之间的具体的性行为要同步可能困难大得多。所以如果你有心情,那么你就去特别的聚会场所,也许可以在那里找到有相同欲望的另一个人快活一下,而呆在家里,对同性恋恋人要完全保证感情和肉体的忠诚,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有些过着事实婚姻生活的美国的男同性恋对子的婚姻,对比异性恋对子而言,在各方面的亲合力都要弱,也更没有那么多机械的世俗道德压力和规范的制约,他们的婚姻开放得多。从某种程度上说,异性恋一夫一妻制是最文明和体面的,起码它有点和稀泥,相对于比较原始的同性恋男人之间的更动物性的、容易对抗的性生活而言。

  最后,还有些同性恋者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考虑的:如果你只有一面之交的短期朋友,他被抓起来也不会供出你来,互相根本不知道真名实姓。可有了长期朋友就危险了,他会记得你的姓名地址。看来,同性恋者在结交长期友方面极其谨慎,安全考虑也是一个绝对重要的理由。

  虽然大多数同性恋对子不能长久,但我们调查过程中也遇到过相反的例子。例如一位调查对象这样说:对了解较深的人持续时间就长,有相处好几年的。有时我特别喜欢这个人,养活他一辈子的心都有。另一位说:跟我们厂的那个男孩同居十年二十年我都乐意。他特别细心,对人温柔体贴。在解释为何并未真的同居时,这位调查对象说:就算许可同居也不能这样做,因为还要给父母和社会尽义务(传宗接代)。

  同性与异性恋爱的第三个不同之处在于,同性恋爱中,忌妒心的重要性比在异性恋爱中要低,独占心理往往不像在异性恋爱中显得那么天经地义,理直气壮。同性恋者经常同时交着两个以上的朋友,如果每一桩都有感情卷入,就比较麻烦。这样的作法在异性恋爱中不但会被伴侣的忌妒心所不容,而且会被当作很不道德的行为。然而,在同性恋的感情生活中,同时卷入数桩恋爱的情形,远比异性恋爱中为多。忌妒心的力量显得薄弱和无奈。

  有一位年轻的同性恋者这样说:我和四、五个人有感情上的联系,也谈不上爱,主要是精神上的依靠。他们几个之间谁都不认识谁,我单个认识他们。我这样认为:你跟别人怎样与我无关,别把我的感情伤害了就行。他们每个人除跟我好以外,出去和别人玩也很可能。从一而终的很少见,同时有几个朋友一般不会有障碍。另一位同性恋者谈到他与一个伴侣的关系时也谈到感情专一这个话题,他说:我对他有一点感情色彩,他对我只有性的冲动。我们不见面时互相想,有时我去找他,有时他来找我,没觉得忠诚很重要。还有一位坦然承认:我同时和两个人好,不让对方知道。

  另一位同性恋者在浴池交了一位朋友,这朋友从未听说过社会上的事:我告诉他社会上的事,他一点不信。后来见到我和别人亲热,他受不了,说我坏。他不许我出去跟别人玩,要把我调到他单位去,我还在考虑,没答应。他特别痴情,我告诉他,你是第一万个,他当时就哭了,说我坏。我说我怎么坏了,我一不骗你,二没坑你。这位调查对象同早已吹掉的旧友相遇,两人有一年多没见面了,他说他很后悔,我说,你当初管我,管我干嘛?我只要一天在你这儿睡,就是真心对你,你别管我白天干什么。从这一情节上看,当初那位朋友的忌妒心太重,是他们分手的原因之一。虽然爱情心理学家证明,忌妒是爱情的典型表现,但是在同性恋爱中,轻易换伴、多重恋爱的现象相当普遍,与爱情同在的忌妒心反倒显得畏畏缩缩,处于劣势地位。

  一位同性恋者在讲到自己同时和好几个人好时,埋怨他的一个一心想要独占他的旧恋人说:XX真粘人,太自私了。在这里,爱情的专一竟被责备为自私。不过,这位调查对象也承认:两人好时,不愿让对方去(同性恋的)公共场所。

  更有趣的是一种公开申明的驼鸟政策。一位调查对象告诉我们:我和一个人好,他对我说,你和别人好可以,但不要告诉我,告诉我就伤害了我的感情。看来,这种脚踏两只船的行为本身并不受责难,这样做事的人也无自责,只要瞒住对方,就算没伤害他的感情。这或许是异性恋不能容忍而同性恋不能不容忍的作法,听上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味道。

  一位同性恋者讲到他允许男友在自己不在时找别人的事:我这个人感情特别专一,喜欢找个长伴,不想三天两头地换人。我认识他以后,当时不知道他很风流,现在才知道。当时他跟我讲得特别好:‘我只喜欢你一个人,以后再不找别人了。’我也告诉他:‘我家在X市,常来师付家住,如果来了北京你就可以来我师父家找我。我不在时你也可以找个朋友,但我来了就最好不要找了。’但后来他就移情别恋了,把朋友带到我师付家来成心气我,结果我师付不但不说他,还骂我是笨蛋……

  但是,如果因此认为同性之间完全不忌妒,那就错了。一位调查对象这样说:我朋友只要看到我和别人在一块儿,就问:他是谁?你怎么认识他的?所以我要是在路上碰上一对,其中就是有我认识的,我也不打招呼,装不认识,以免招事(忌妒)。

  一位同性恋者在看罢电影霸王别姬后,就感情专一的问题发了一番感慨,他的思考充分反映出这个群体在爱情问题上的矛盾心理:泪眼看‘别姬’,犹不知叹蝶衣还是叹己身。当今现实之中彼此相悦,是从一而终还是逢场作戏?是随波逐流还是独守自洁?我想从道德水准上讲,无论是乾坤之匹还是断袖之好,总宜提倡专一,但这一思想有违现实之行情,往往也易被人认作迂腐之举,过时之言。

  从问卷数据看,很多调查对象都有过大量同性伴侣,最多的有过二三百位朋友,除了少数从不到社会上去的只有一两位朋友外,多数人都至少交过三到五位同性朋友。

  由于我们的调查规模有限,难以得到全面的统计资料,援引一项美国的抽样调查结果作为参照。调查表明,在男同性恋者当中,有57%的人结交过250位以上的同性伴侣;有28%的人正在与某人同居;有74%的人结交的伴侣中一半以上是陌生人;有42%的人每周找新伴一次以上;男同性恋者寻找伴侣时比起女同性恋者更注重外貌和年龄,更加以性关系为中心,更加追求性方式的多样性,在同性关系中有更大的潜在暴力因素,强奸和虐待狂的发生率更高。(凯查多利,第334-335页)由此可见,男同性恋者频繁换伴侣是跨文化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很难给恋人们之间的独占心理和忌妒心留下多少余地。

  同性恋情与异性恋情之间的第四个区别在于,由于同性恋爱一不可能组织家庭,二不可能生育子嗣,其动机与异性恋爱相比,显出一种更加纯粹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性质。换言之,同性恋爱双方的相互吸引,更多来自个人先天的特质,如相貌、体形、年龄、气质、性格等,而较少来自个人的社会属性,如地位、职业、家庭背景等。一位调查对象是如此概括同性恋者挑选对象的价值的:身价高低主要是看穿着、身条、长相。他在谈到自己的恋人时说:我也说不出爱他什么地方,他身上的一切我都爱。他身条好看,生殖器不大不小,很性感。

  同性恋爱的这种非婚姻非生育性质,还使它具有一种类似兄弟爱的性质。一位同性恋者说:我有过一个朋友,我们好时他曾说过:我们永远不相忘,到老也是好朋友。我有时给他打个电话,有时去看看他。这也是一种爱,就是希望他生活得好。人心换人心,甚于兄弟。我孩子病了,他去看望,还买了东西。原来素不相识的人能达到这种关系,的确很不错了。爱是多种多样的爱不是那么自私的。在这里,调查对象无意中又把异性恋中视为天经地义的独占欲和终生厮守同自私连在了一起。

  一位调查对象对同性恋的感觉颇具古希腊遗风,他说:两男的结合完全是追寻性的快乐,没有婚姻经济利益等干扰,因此是人生人体的又一种体验。但多数人没有品尝螃蟹的勇气,先认定‘不能吃’,未探索便先有了抵触。北方人一听说广州人吃蛇又吃鼠,见也未见便一股恶心生了上来,其实只是心理问题。

  然而,也正由于同性恋爱这种没有结果的性质,有些人宁愿把它当成游戏,而不愿视之为爱情。一位中学生调查对象说:我不喜欢情呀爱呀之类的说法,觉得是游戏。有人在发生关系时叫我爸爸,叫亲爱的,我不爱听。最好安安静静的。或许他还没达到懂得爱情的年龄。

  亨特在情爱自然史中指出:同性恋从本质上不可能促成永久的结合,从求爱到热恋便是同性恋最完美的形式,因此相恋的人不至于冒昧地定下终身,以致产生对爱情的幻灭感。(亨特,第59-60页)许多异性恋者在婚后,由于对对方的神秘感消失,由于喜新厌旧又不可能弃旧图新,由于家庭琐事的烦扰折磨,逐渐产生了对爱情的幻灭感;而同性恋爱却是热烈过后随即分手——因为没有再在一起作伴的任何理由和约束。这不能不说是同性恋爱与异性恋爱之间的一大区别。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