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三九章 霹雳(三)

最后一名Ctrl+D 收藏本站

陆军总参谋长柯林斯上将亲自赶到了大邱,与李奇微将军见面,面对面的来征徇他对朝鲜战争下一步的意见,在华盛顿,许多的政客已经对这场战争感到了失望,对于美国人来说,几乎没有得到一点的好处,反而是一败再败,连总统杜鲁门也备受批评。在赶到韩国之前,柯林斯上将先去了日本听取麦克阿瑟将军的意见,那个令人又烦又厌的老头子还是如此得傲慢无知,还是在坚持着他那个自认为是真理一般的愚蠢建议。

“我不同意撤出朝鲜!”李奇微将军十分果断地对着柯林斯上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来:“我们已经在韩国投入了这么多的兵力和物力,如此一撤,那么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乌有,包括那些在这个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如果有一天,他们的家人站在你的面前,指着你的鼻子问你,为什么你们会把这些孩子们送到这个对于美国来说,毫无进取之地送死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

柯林斯无言以对,其实,他每天都在面对着这样的质问,在来的时候,就曾经有一位母亲悲泣地告诉着他:“我的儿子在你们这些将军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士兵;但是,他在我的眼里,却是全部的世界!”

“如果不撤出朝鲜,我们的怎么办?”柯林斯问着李奇微,从他的心里面,也对朝鲜战争看不出一点得亮来。

“坚决不能与共产党妥协!”李奇微斩钉截铁着道,同时也十分自信地告诉着他:“我们的军队损失并不大,虽然敌人占领了汉城,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已经在努力地进行反攻了,相信在不久,我们就可以重新占领汉城。”为了让这位钦差大臣放心,他亲自陪着这个老上司前往下面的各部队视察,并同第八集团军里的许多中下级军官进行了交谈,甚至还乘飞机巡看战场。此时,李奇微正向中朝军队发动着试探性的进攻,在柯林斯看来,却是心情激动,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终于看到了久违的联合国军的攻势行动,并且带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是一个个的好消息。

正因为如此,柯林斯对于李奇微将军更加得倚重了,自然对于这位司令提出来的要求也就有求必应了。李奇微向他透露了他制定的霹雳行动的细节,对于这个计划,柯林斯十分支持,为了能够尽快让联合国军展开攻势,趁着中国志愿军还没有休整完毕的时候发动反击,他也答应着这位在韩国的司令官,以最快的速度将第八集团军的兵力与给养补上来。他说到做到,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这些补给便大部分已经到位了。实际上,这就是国力强与弱的体现。

一月十五日,李奇微将军终于下达了他全面反扑的命令,霹雳行动正式开始,而这一天,距离一月八日第三次战役结束才一个星期!

※※※

此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两人军的高级干部们正在平壤东南的君子里志愿军总部开会,重点却是对前三次战役取胜的总结,以及研究着后勤补给的问题,谈到最后尽然又开始争论起第三次战役应不应该停下来,在许多指挥员的眼里,此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也不过如此,只要他们想打,那么敌人就只能逃跑!

对于美国人开始试探性的攻击,无论是朝鲜人民军方面,还是志愿军方面都没有当成一回事,只是以为不过是敌人的垂死挣扎,及至看到美国人真得是展开了全面的反攻,便有些措手不及了起来。对于彭德怀、甚至于毛泽东来说,在大战之后这么快便又开战,还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家的意识大部分还停留在国内战争时期与蒋介石国民党的交战经验,他们都认为敌人就算是要反扑,也会在二月间进行,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早。而对于几乎所有的志愿军指挥员们来说,更是存在着一种国内战争时期养成的惯性思维,以我为主,而夜郎自大。所以,苦果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李奇微这一回是有备而来,指挥着联合国军分成两路,依然是东西并进着,集中五个军十六个师、三个旅、一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就有二十三万多人,对中朝军队控制的两百多公里宽的防御正面发起了猛烈的反扑。因为完全出乎中朝两军的意料之外,所以从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便在战略、战役和战术上都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西线,美陆军第一军和第九军并肩向汉城、礼峰山方向实施突击;为了不影响士气,这两个军都将的打就溃的韩国部队当作了后备队,放到后面来跟进,实际上更象是摇旗助威的角色,如此一来反倒加大了战役的纵深配备,强化了进攻的力度与韧性。在东线,以美军第十军、韩军第三军团并肩向横城、县里方向实施主要突击,韩军第一军团沿东海岸向北实施辅助突击。美陆军第一师和韩国第十一师分别位于义城和大田地区,以作为第八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

这在进攻部署上与当初沃克中将的进攻基本相同,但是李奇微的招术却更为精细了些,可以说用面面俱到来形容了。

到底是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李奇微明确地要求步兵在前进的时候,不能只依靠公路,而要相机抢占公路附近的山头和制高点,实施宽正面多路进攻,每一路可以用一个营或者一个团的兵力,并进着对中朝军队各防守要点同时展开攻击,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十五路之多。

而为了专门针对于中国志愿军惯用的迂回穿插战术,也李奇微也一反过去分兵冒进的做法,要求各部队在行动的时候要互相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力求东西呼应,让各部队的侧翼连成一气,保持连续的作战面;在无线电通信不畅的情况之下,要派出传令兵以保证通信的畅通。晚上的时候,各部队需要适当地收缩防线,让两个部队之间紧紧衔接在一起;到白天,再以步兵与坦克协同的分队发起强有力的反冲击。在公路上,用小股的坦克配合下的机械化部队与中朝军队保持接触状态,一遇到猛烈的反扑就往回缩,只以粘住对手第一线的部队不放为目的,用炮火来消耗对方的兵力后,再根据对手投入兵力的大小,来决定如何行动,或者延缓对手的行动,或者掩护主力转入防御,或者进占某一地域再借助猛烈的炮火来发展、进攻。这种战术,也就是李奇微所称之为的“磁性战术”。

除了这些应便之招外,李奇微又加大了联合国军方面本来就有的优势,那就是采用火海战术,利用其占着绝对优势的炮兵、航空兵和坦克的火力,对中朝军队进行一种密集、炽烈的火力打击,以求最大限度地杀伤中朝军队的有生力量。

正是因为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的突然反扑,立即使一线上的朝鲜人民军与中国志愿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疲于应付的悲惨局面中,这些一线的部队,休整也不过一周而已,无论是从物资上,还是从思想上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有的部队甚至连一点的警觉都没有,于是败退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

面对着这一场被迫要进行的战役,明知道将会困难重重,彭德怀也只好硬着头皮进行着排兵布阵,在判明了李奇微的进攻企图之后,只能决定全军停止休整,正在进行之中的总结经验会也马上变成了第四次战役的动员誓师大会了。

彭德怀还是对朝鲜战场上的情形看得比较清晰的,他在与与会的各高级将领们会商之后,一月二十七日当晚便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提出了两点来:其一,希望志愿军和人民军能够向北后撤十五到三十公里,并贯以拥护联合国限期停战的名义,以增加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其二,认为此时的状况之下,想要保持现在的阵地会十分困难,如果出击就会破坏原来制定的整体计划,推迟春季攻势;并且此时的兵力、弹药和粮食还是没有得到补充,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可能勉强出击,并且希望能够放弃仁川和汉城!

彭总司令的致电倒是实事求是,只是这个时候北撤,与当初的联合国动议又有许多的时间差距,明眼的人一看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如果说在两个星期前便北撤,倒是非常合适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利与弊已经很难说了。

第二天,彭德怀便收到了毛泽东的回电,在回电里,毛泽东还是相当得乐观,一如他在国内指挥解放军跟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作战一样得自信,也许在他看来,蒋军是美国人的徒弟,徒弟如此,师傅自然也好不了哪里去,不然也不会接二连三得被志愿军打得从鸭绿江边一直败到了北纬三十七度线上。

回电里,毛泽东要求六点:其一,认为必须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两万到三万的敌军,并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地区;其二,必须坚守仁川和汉城南岸,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军队应该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进攻;其三,对于彭德怀来电说的北撤,并发表拥护限期停战的新闻已经不适宜了,敌人正希望能够重新进战这一地区,然后封锁汉江,再停战;其四,只有在第四次战役取得胜利后,才有可能和敌人进行谈判,这样对中朝双方是最有利的;其五,志愿军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歼灭几部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其六,在中朝两军占领大田、安东一线以北地区之后,再进行两到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次战役,将美国佬赶出朝鲜,这样从各个方面说来都是最有利的!

从这份回电里可以看出来,毛泽东这个时候还是将朝鲜战争当成国内战争在打,还是将美国佬当成国民党在打,还以为可以象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样得可以让志愿军部队直插到敌人的心脏地区。

决策性的错误也就注定了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悲壮的失败!

  • 背景:                 
  • 字号:   默认